中级会计考试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时间安排:每天学习时间如何规划;学习有计划:预习+听课+整理+做题。做到这两点才能早日拿下中级会计!
每天的学习时间应该如何规划?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首先我们要了解各个科目的特点:
从科目特点也可以看出来,三科难易程度排序应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
对于中级会计实务,紧扣教材是根本,应该把教材吃透,弄懂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方法,这才是关键!
重习题,在教材掌握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选一本优质的参考书,适当做一些习题,可以巩固学习,但千万不要盲目地搞题海战术!如果你是选择上辅导班的考生,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例题吃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老师选择的例题都具有代表性的,从例题着手学习和巩固知识,才能事半功倍。
《经济法》
对于经济法,不能机械地死记硬背。
一要注意多归纳,往往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二要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并不需要原封不动地背过,而是只要知道基本思路即可。通过举例不仅能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还能在面对考题时知道如何想、如何答。
三要多做题,举一反三,在重复中记忆,做题也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
《财务管理》
由于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财务管理》的难度比较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因此,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侧重理解、熟记公式、反复做题,并结合老师的课程进行自己的归纳总结和思考。 《财务管理》中的公式,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公式表达的含义,并且记住(最好能理解)公式的使用条件。然后通过做题,不断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在考试时不会出现用错公式的情况。
★ 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最好现在就开始学习,每天至少安排2-3个小时。因为两个科目的特性,许多知识都是有关联的,所以第一轮学习可能比较吃力,但坚持听课和做题,到第二轮时,许多一轮学习时的遗留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大概在第一轮学习结束时,就可以开始经济法的学习了。因为经济法记忆背诵的内容比较多,考生可以利用上下班通勤时间、早起后睡觉前的时间拿来背诵法条。除了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养成整理错题的好习惯,反复翻阅错题。
以上建议也许并不适合每位考生,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建议与方法因人而异,还请考生酌情参考。
中华会计网校的学霸们也为大家分享了学习经历供大家参考!
每天每门课程我都只学习50分钟到1小时的新课程,不会多学,在学之前先把昨天的讲义复习一遍,这样下来有的内容有了新的理解,而且自然而然就记下来的。新的课程每天不学多了,因为有的时侯,听懂了不代表吸收了。
利用起细碎的时间,在工作闲暇之余,上下班走路的时候,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要小看没一个“几分钟”。为了备考,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至少看三个小时的书,每星期必须要看够几个章节。
学会把学习的内容量化,把任务分配到每一天,规定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严格执行,至少要保证每天3-4小时的学习时间,上班族考生可以适当减少学习时间但是也要保证在3小时左右。
这些前辈给自己定制的任务都是每天学习3小时左右,各位考生均可参考执行。
预习+听课+整理+做题
很多考生开始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学习效果不佳:学过的东西学一点忘一点,练习题的正确率也是惨不忍睹。导致每天的学习任务无法完成!!!学习步骤一定要注意!!
预习
可能很多人都不注重预习,都是直接听课学习,要知道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人直接听课,感觉自己听老师课学会了,一做题感觉还是很多地方都不清楚。这时候你就要注意预习了!自己提前过一遍教材或者讲义,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学习效率。
听课
老师讲得再好,那是老师的;自己学会的,那才是自己的。在听课的时候,不要仅仅只是“听”,思路要跟着老师走,要注意学习老师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把预习时不理解的部分和老师提示比较重要的部分反复听几遍,直到真的听懂为止。
整理
听完课后,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整理!把老师讲过的考点自己内化梳理一遍,尝试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只有自己理解了是什么意思,能说的出来,才是真的听懂了。这时候还可以自己整理知识框架,通过一点点的学习,逐渐形成知识网络。
做题
做题是检查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学习和练题相结合,通过做题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帮你更高效的找出知识体系当中的缺漏。不管是随堂小测还是章节练习,都要重视起来,做错的题目要回归教材,反扣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