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有什么区别?
核定征收主要是用在有账簿,但只能清楚核算收入或只能清楚核算成本的纳税人,不管是个体工商户还是企业,只要有账簿、但税务机关认为其核算成本不准确或核算收入不准确,都采取这种方法。
查账征收是对那些税务机关认为账簿上的收入是真实的纳税人,用“收入×所得率×适用税率”的公式或“收入×负担率(核定率)”的公式计算纳税人要缴纳的税款,其中的所得率是用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一般是7%~30%,各个行业都不一样。
核定征收怎么做?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方法,以及其他合理的方法。
1.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实纳税人的年度企业所得税金额,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申报纳税。
2.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总额或税收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以及纳税人的实际金额预先核准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应纳税所得额或=成本费用金额÷(1-应纳税所得税率)×应纳税所得额部门将提供应税收入率表。
采取核定征收的企业,需要财务人格外注意应税产品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前,财务人务必了解全面再进行操作哦!
核定征收企业可以用收据入账吗?
根据《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第四条,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具体情况,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应税所得率:
1.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
2.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
3.通过合理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
纳税人不属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
第六条,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也就是说如果是核定征收,将不再从税前扣除凭证角度考虑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