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开始学习cpa的考生会发现,注会知识量大,那么考注会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呢?本文为大家总结了cpa考试各科目的学习时长,以及各科目的科目特点和备考建议,知识量大,科目多更要讲究学习方法。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积累备考经验。
CPA会计科目特点&学习时长
会计无疑是六科中最难的,网校老师通过多年的教辅经验总结得出:会计考试一定要多做题,要熟悉套路,比如会计分录一定要烂熟于心。其实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会计考试的答题时间并不充裕,大家还需要留出时间去做综合题,留给单选、多选的时间就不多了,可能需要考生平均1分钟就给出答案,所以要求大家把分录这种要点知识做熟做细。
如果是基础较差的考生,或者工作节奏比较紧张,只有晚上下班才能复习的话,小编建议大家来网校找适合自己的班次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中华会计网校有超值精品班 ▍高效实验班 ▍无忧通关班 ▍等不同班次供你选择!通过网校服务排除万难,有针对性的进行重难点突击,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冲到60+不是梦!
每天学习时长:
第一轮:每天5小时,持续1个月,150小时;
第二轮,每天5小时,持续1个月;150小时
第三轮,每天3小时,持续一个月;100小时;
第四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复习时长。
会计备考建议:
根据对近几年考试的分析,对于会计科目考试来说,考试题目考核知识范围更加全面,覆盖面可以细化到课本上的一句话予以考核,总的来说难度略有提升,题目设置上更加新颖创新,与实务案例紧密结合,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综合能力。
跨章节结合命题趋势越来越突出,客观题与主观题均有体现,从命题整体来看,考试命题结构未发生变化,对单纯的课本知识点定义考核增加,主要体现在多选题上,由此我们可 以看出考试有回归课本的趋势,也不排除对新准则的考核不好拿捏而采取的一种保守性命题。
会计确认、计量和分录也是不可必少的。网校老师通过多年的教辅经验总结得出:会计考试一定要多做题,要熟悉套路,比如会计分录一定要烂熟于心。
其实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会计考试的答题时间并不充裕,大家还需要留出时间去做综合题,留给单选题、多选题的时间就不多了,可能需要考生平均 1 分钟就给出答案,所以要求大家平时就要把分录这种要点知识做熟做细。
CPA审计科目特点&学习时长
审计的特点是语言难懂,表达专业,同时考点明确,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却不如会计紧密,很多考点是独立的,需要一个一个来攻破。
但有一点庆幸的是,审计大题通常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章节,因此报班学习跟着讲课节奏走听老师讲重点真的非常重要。
每天学习时长:
第一轮:每天5小时,持续1个月,150小时;
第二轮,每天5小时,持续1个月;150小时
第三轮,每天3小时,持续一个月;100小时;
第四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复习时长。
审计备考经验:
审计这一科基本是文字表述理解性内容,对大家作简单计算要求的仅审计抽样,以及综合题涉及会计知识的运用计算,都是很基础的计算。
首先,客观题部分,都是对各章节基础性知识的考查,甚至是教材原文表述的考查。
然后,主观题部分,是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结合简单的实务加以运用,更具综合性。
整体上,审计科目的特点是语言文字作答多,对我们根据题干事项找重点、答要点的能力要求高,以及语言组织作答能力要求高。
针对上述审计科目的特点,我们的学习建议是:
第一,基础知识不仅仅是记忆,更要理解。审计有自己的一套整体程序规范,这个程 序是有逻辑性、合理性的,对于审计基础知识,大多是文字表述,记忆是基础,但是理解是 巩固记忆真正长期掌握知识的途径,当然了,对于审计准则硬性规定,还是要记忆为主。
第二,通过练习历年真题,熟悉出题角度、方式。注意不仅仅是刷题,而是研究真题 的考查点、出题思路,以及出题人是如何设置陷阱项的。了解历年真题的考查角度方式,能 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出题目的考查点,这样我们在真正的考场上也就从容不迫。
第三,多总结、多回顾。对于文字记忆理解性的科目,需要随时回顾复习,也可以从各 章节内容中总结出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或者各章节之间有共性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 联系记忆。
第四,熟悉审计专业性语言表述,加强文字组织能力。主观题作答理由要专业规范, 切忌考试中理由表述过于白话、过于简单。简洁清楚是优点,但是过于简单很可能会影响我 们得分。
CPA税法科目特点&学习时长
税法主要特点是琐碎,所以又有“碎法”之称。从考试上来说,税法结合了经济法和财管的特点,需要一定的记忆和计算能力。相对经济法,记忆的量同样很多;相对财管,计算难度偏小,但计算量都很大。税法和会计的联系紧密,如购买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涉及税法中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知识;税法的企业所得税内容和会计中的纳税调整关系紧密。
税法的重点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几章,教材经常会根据税务总局的新规定做一些改动。尽管重点明确,但是其余小税种也经常在客观题中出现,一样不能忽视。
每天学习时长:
第一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第二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第三轮,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月,50小时;
第四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40小时。
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复习时长。
一般利用好250小时足有效复习即可。
税法备考经验:
(一)基础为主
考试既有计算性质的题目,也有文字表述性质的题目。文字选择题基本都是常规考点,比较简单。另外每 年都会有一道或二道题目是“意想不到”的内容来进行考查,遇到也不要过于紧张,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根据 第一感觉,选出一个答案,相信第一感觉,不要随便再改答案。 同时,近几年客观题相比往年而言,计算量有所减少,主要以文字描述题为主。单选计算考查的知识点比 较细。对于税额的计算,不是单纯的简单计算,出题老师喜欢结合优惠或减征等“特殊规定”来进行考核。所 以在平时学习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扎实、全面的掌握。
( 二)重视历年真题
每年的考题往年考试基本都涉及过,都可以找到影子,甚至有的是原题。这种比较多的比如综合题中的增 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每年考点基本都相同,不外乎销项税计算、进项税抵扣、不得抵扣进项税、以及三项经费、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利息费用、税额抵免优惠等。所以在备考时,对于历年真题要有足够的重视。
(三)喜新不厌旧
“旧”且重要的知识点,基本年年必考,毫无争议,比如消费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常以 计算题考查,综合题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常年占据霸主地位。每年对于新政策的考查,也是考试出题老师的 重点,尤其是重点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必须要掌握,综合题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考核。另外,有的内容不算 新,但是需要以文字形式表达,比如近两年的计算题,不再是单纯让计算,加入了文字的描述。例如,让描述 土地增值税开发成本包含的内容。 税法每年的新政策都会很多,针对考试,教材涉及到的新增内容要格外注意,可能会是命题点。 除此之外,近几年的考题除了常规的考点外,结合实务考查我们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在逐渐加强,税法会影 响我们的生活及工作,学习税法不单纯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热点事件来思考税收的影 响,对我们的考试及工作都会大有裨益
CPA经济法科目特点&学习时长
注会考试中经济法和税法的特点很相似,知识点零碎,主要以记忆学习为主,熟背知识点将是这门课的主旋律。
经济法考试对考生的表述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大家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有效的锻炼自己的专业。
每天学习时长:
第一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第二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第三轮,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月,50小时;
第四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40小时。
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复习时长。
复习时间上和税法一致,250小时有效复习即可。
经济法备考建议:
《经济法》不仅仅是只需要背诵的科目,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目,因此试题在考核考生对法律具体规定把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的学习建议是:
首先,以背为主。众所周知,经济法是一门与“法”打交道的科目,以背的方式掌握“法”是一个相对简单快速的方法,各位考生想要通过注会经济法的考试,离开背诵记忆是行不通的。因此建议大家在考前要多背。可以拿着自己的笔记背;自己没有做笔记的,可以拿着老 师们的讲义背。通过背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其次,以历年真题为辅。做历年真题是我们了解考试难度、考点范围最直接的方法。做几年的历年真题就会发现,有的知识点是重复考查的,去年刚考过,今年又出现了。多作几 遍近几年的历年真题,大家内心也就有底了,也没有平时练习的那么难嘛!
另外,有两个小贴士需要给大家强调一下:
贴士一:重视主观题的理由作答。很多考生在作答主观题时总是不写理由或者简单写几个字,考试时这样是万万不可的,主观题分值占据了试卷的半壁江山,只表述观点不写理由,会丢掉很大分值。
贴士二:把握基础,远离偏难怪。很多考生在学习时喜欢自己思考,探究一些教材上没有的知识,这种探索的精神固然值得表扬,但是这对于注会考试是没有帮助的,还会浪费学习时间。注会经济法考试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几乎是不会超纲的。也就是说教材上没有的内 容考试不会涉及,因此考生按照老师的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学习即可,不必深究教材以外的 内容,从而增加学习负担
CPA财管科目特点&学习时长
很多非会计专业的考生都会觉得注会财管像是天方夜谭,但其实财管的备考套路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科的特点最最主要就是体现在众多的公式上,所以要求大家通过老师的讲解理清思路,牢牢地记住公式,通过记忆中公式来做题,再通过多做题来强化公式记忆,考试的时候只要大家能把把记住的模型写下来套上数字就行啦。
财管考试的计算量真的可以说是非常大了,考生只有将公式理解、记牢了,才能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考试时间,避免各种小的错误。
每天学习时长:
第一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第二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80小时;
第三轮,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月,50小时;
第四轮,每天2.5小时,持续1个月;40小时。
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复习时长。
小编觉得财管复习时间上和税法差不多吧,250小时以上即可,差不多平均每天学习2个多小时,保持3个月有序进行复习。
财管备考建议:
1、本科目的章节比较多,内容相对也较多,考试题目覆盖面广,每一章都有题 目,所以备考中一定要全面复习。
2、公式是“财管”不可避免的“坎儿”, 考试题目设置会相对灵活,尤其是题目对公式的运用,所以平常在“财管”公式 的学习中,对于公式不能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弄懂吃透。
3、计算量大是本科目的“鲜明”的特点,要讲究一定的题海战术,最终 的目的就是提高答题速度!
综上,在本科目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掌握重点内容,提高解题技巧,网校老师会在课程中穿插着讲解计算技巧,并且会不断开发、总结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带领大家有意识的“走捷径”。另一方面,需要大家多做题、做大题、在电脑上 做题。俗话说:“无他,但手熟尔”。提醒广大考生,不仅仅要掌握专业知识, 也要熟悉机考具体操作。平时多练习,真正考试的时候才能将学到的各种神功融 会贯通、运用自如。
CPA公司战略 科目特点&学习时长
注会考生普遍认为战略比较容易,多多背书,只要把书本中各种理论烂熟于心就行啦。
其实真的投入到战略的学习中,大家一般会觉得就算你考前狂背考时依旧感觉不会,觉得自己背的都没考到,但实际上就是那些经典理论,只是考的比较活而已。
其实大多数考生对整本书都要了如指掌,考试的时候时间很紧,所以一定要尽可能的把试卷写满。
复习时间上同税法、财管相近,250小时左右,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每天学习时长:
第一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公司战略备考建议:
1、以案例分析考核为主,出题比较灵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从近三年的考题风格来看,客观题重点考核案例分析题,而主观题全部是案例分析题形式。案例基本 都以现实中某些企业的真实情况进行改编,出题比较灵活,对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如果只背诵教 材内容,可能会出现“知道这个知识点,就是选不对或不会分析判断”的情况,所以考生只掌握理论点是 不够的,还要学会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去理解、去做题。
2、文字量大,要熟练掌握知识点,提高做题速度 本门考试整套试卷做不完是常态,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 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夯实基础,全面学习整本教材内容;其次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些事件可以把它当成案 例来阅读,积累素材,提高阅读的速度,将事件与教材理论点相结合,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一下分析,加 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还要适当做一些题目,不需要搞题海战术,但是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平时练习 多了,速度自然而然就提上去了。
3、考核细致、全面,要重点关注高频考点,也要防备主观题的“黑天鹅” 机考以来,考试的全面性、细致性很突出,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熟悉教材。考试的高频考点 是备考的重中之重,比如产业环境分析、总体战略类型、风险种类等,但也要防备一些主观题的“黑天鹅”, 近几年的考试中频频出现主观题冷门点,所以在学习中,要防备平时出现在客观题的知识点会在主观题中 出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