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表述中,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可能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能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2、甲公司20×6年购入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款200万元,20×6年末其公允价值下降为180万元,甲公司预计其公允价值将会持续下跌;20×7年末,其公允价值为210万元,则下列关于20×7年末此资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20×7年末应确认30万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甲公司20×7年末应转回3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甲公司20×7年末应确认20万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同时确认1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D、甲公司20×7年末应转回2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确认1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甲公司拥有乙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2011年8月乙公司出售一批产品给甲公司,成本为200万元,售价为300万元,至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出售该批商品。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税法规定,企业的存货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1年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 A、0 B、50万元 C、75万元 D、25万元 4、A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有关房屋对外出租资料如下:
(1)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将其某自用房屋用于对外出租,该房屋的成本为7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已使用4年,企业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转换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均为600万元。
(2)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后,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3)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4)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50万元。2011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5)假定该房屋自用时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企业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零。同时,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确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2011年12月31日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3.125万元 B、2011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3.125万元 C、2011年应交所得税为253.125万元 D、2011年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 <2> 、下列有关2010年12月31日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4.375万元 B、2010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84.375万元 C、2010年应交所得税为250万元 D、2010年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 5、甲公司2011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预计负债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支出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4)当年实际发生工资薪酬(非教育经费)为300万元,税法上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标准为24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超出标准的工资部分以后年度也不允许税前扣除。
(5)当年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为100万元,按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费用为8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超过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标准的利息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甲公司2011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2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分别为60万元和80万元,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1~2题) <1> 、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是( )。 A、(2) B、(1)(3)(5) C、(1)(3) D、(2)(4) <2> 、甲公司2011年度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分别是()。 A、557.5万元和-12.5万元 B、557.5万元和-37.5万元 C、532.5万元和-12.5万元 D、532.5万元和-37.5万元 6、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5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各年利润总额均为1 0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 A、25万元 B、30万元 C、5万元 D、120万元 <2> 、2012年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5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30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4.5万元 D、应交所得税为250万元 7、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5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各年利润总额均为1 0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 A、25万元 B、30万元 C、5万元 D、120万元 <2> 、2012年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5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30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4.5万元 D、应交所得税为250万元 8、A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有关房屋对外出租资料如下:
(1)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将其某自用房屋用于对外出租,该房屋的成本为7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已使用4年,企业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转换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均为600万元。
(2)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后,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3)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1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4)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50万元。2011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5)假定该房屋自用时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企业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零。同时,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确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2011年12月31日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3.125万元 B、2011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3.125万元 C、2011年应交所得税为253.125万元 D、2011年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 <2> 、下列有关2010年12月31日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4.375万元 B、2010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84.375万元 C、2010年应交所得税为250万元 D、2010年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 9、AS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11年12月31日预计2011年以后不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所得税税率将变更为25%。
(1)2011年1月1日期初余额资料: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30万元(即因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13.5万元(即因上年预计负债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万元而确认的)。
(2)2011年12月31日期末余额资料: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 5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
(3)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2011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2011年12 月31日,AS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9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B、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C、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0 D、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9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1.5万元 <2> 、2011年12 月31日,AS公司不正确的表述是()。 A、当期所得税费用为106.5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费用为83.5万元 C、所得税费用为150万元 D、应交所得税为106.5元 10、A公司2010年购入原材料成本为5 000万元,因部分生产线停工,当年未领用任何原材料,2010年资产负债表日估计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4 000万元。假定该原材料在2010年的期初余额为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A公司2011年当年未领用任何原材料,2011年资产负债表日估计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3 5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2010年12月31日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250万元 B、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 C、2010年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 D、2010年应交所得税为500万元 <2> 、下列有关2011年末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00万元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为1 500万元 C、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125万元 D、所得税费用为125万元 11、甲公司2011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25万元;甲公司预计该暂时性差异将在2012年1月1日以后转回。2011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自2012年1月1日起,该公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15%。
(1)2011年1月1日,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2011年12月31日确认国债应收利息为100万元,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为120万元。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2)2011年初购入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100万元,2011年末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3)该公司2011年利润总额为2 0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甲公司2011年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470万元 B、“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额为10万元 C、“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发生额为3万元 D、资产负债表确认资本公积17万元 <2> 、2011年甲公司确认的应交所得税为()。 A、282万元 B、500万元 C、445万元 D、47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有关所得税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B、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C、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 D、购买方对于合并前本企业已经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合并发生后在满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整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或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2、下列关于所得税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下降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减少所得税费用 B、因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 C、坏账准备的变化不会影响当期所得税 D、存货跌价准备转回会影响递延所得税 3、以下有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不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B、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E、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4、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调整的项目有(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资产转让的净收益 B、国债的利息收入 C、广告宣传费支出 D、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E、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 5、A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取得一栋写字楼并对外经营出租,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2 000万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直线法按20年计提折旧,预计无残值,税法折旧与会计一致;2010年1月1日,A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2010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 100万元,2010年年末公允价值为1 980万元,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2010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B、2010年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C、2010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5万元 D、2010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E、2010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元 6、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0,2011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2011年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1)支付违反税收的罚款支出4万元,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
(2)企业因违反合同规定,支付一笔违约金6万元,税法规定支付时可以税前扣除。
(3)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
(4)企业债券利息收入或金融债券利息收入10万元,税法规定债券利息收入或金融债券利息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税法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
(6)固定资产折旧:会计采用直线法第一年计提折旧100万元,税法采用加速折旧法第一年计提折旧150万元。
(7)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持股比例为20%),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税法规定,我国境内 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8)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持股比例为80%),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万元,已计入税前会计利润。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9)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6万元,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企业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
(10)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按持股比例调增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90万元。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1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00万元。
(1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未超过12个月)取得的现金股利2万元,税法上确认的投资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应交所得税为114.5万元 B、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5万元 C、递延所得税负债为37.5万元 D、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0万元 E、确认资本公积25万元 <2> 、有关甲公司在会计利润基础之上需要纳税调整的项目,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支付违反税收的罚款支出应进行纳税调增4万元 B、国债利息收入应进行纳税调减10万元 C、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进行纳税调增10万元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不需要纳税调整 E、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应进行纳税调减400万元 <3> 、下列有关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的表述,正确的有()。 A、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B、固定资产折旧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 E、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按持股比例调增账面价值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2.5万元 <4> 、下列有关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的表述,正确的有()。 A、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B、固定资产折旧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 E、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按持股比例调增账面价值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2.5万元 <5> 、下列有关甲公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项目的表述,正确的有()。 A、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B、固定资产折旧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部分差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 E、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按持股比例调增账面价值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2.5万元 三、计算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2.5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余额22.5万元,保修费用项目余额25万元,未弥补亏损项目余额15万元。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5万元,均为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产生。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20×2年有关所得税资料如下:
(1)20×1年4月1日购入3年期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为1 056.04万元,债券面值1 000万元,每年3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6%,实际年利率4%。甲公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10万元。
(3)因违反合同支付违约金30万元(可在税前抵扣)。
(4)企业于20×0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零。20×2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
(5)存货年初和年末的账面余额均为1 000万元。本年转回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使存货跌价准备由年初余额90万元减少到年末的20万元。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抵扣。
(6)年末计提产品保修费用4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本年实际发生保修费用60万元,预计负债余额为80万元。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抵扣。
(7)至20×1年末尚有60万元亏损没有弥补,其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5万元。
(8)假设除上述事项外,没有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 、计算20×2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 <2> 、分别各项目计算20×2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3> 、计算甲公司20×2年应交所得税。 <4> 、计算20×2年递延所得税金额。 <5> 、计算20×2年所得税费用金额。 <6> 、编制甲公司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2、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2.5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余额22.5万元,保修费用项目余额25万元,未弥补亏损项目余额15万元。20×2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5万元,均为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产生。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20×2年有关所得税资料如下:
(1)20×1年4月1日购入3年期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为1 056.04万元,债券面值1 000万元,每年3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6%,实际年利率4%。甲公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10万元。
(3)因违反合同支付违约金30万元(可在税前抵扣)。
(4)企业于20×0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零。20×2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
(5)存货年初和年末的账面余额均为1 000万元。本年转回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使存货跌价准备由年初余额90万元减少到年末的20万元。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抵扣。
(6)年末计提产品保修费用40万元,计入销售费用,本年实际发生保修费用60万元,预计负债余额为80万元。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在实际发生时可以在税前抵扣。
(7)至20×1年末尚有60万元亏损没有弥补,其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5万元。
(8)假设除上述事项外,没有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 、编制甲公司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2> 、计算甲公司20×2年应交所得税。 <3> 、计算20×2年所得税费用金额。 <4> 、计算20×2年递延所得税金额。 <5> 、计算20×2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 <6> 、分别各项目计算20×2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四、综合题 1、甲公司为市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按有关部门规定,甲公司应自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4%,假设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9年初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
(1)2008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10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每股成本9元,2008年末市价10元,按企业会计准则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追溯调整。
(2)甲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将一刚完工的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5年,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均与税法一致)。按企业会计准则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追溯调整,2008年末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之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3)2007年11月,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08年1月1日,甲公司授予2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1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08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从2010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甲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
单位:元 第一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甲公司估计未来两年中还将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二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估计第三年还将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三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假定第三年末(2010年12月31日),有7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四年末(2011年12月31日),有50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权;第五年末(2012年12月31日),剩余35人全部行使了股票增值权。
甲公司对于该项股份支付在2009年之前未确认相应的负债。按相关规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对于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含)以后的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假定按税法规定股份支付形成的 职工薪酬不得在税前扣除。
2008年末存在的其他事项如下。
(1)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 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60万元。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08年末“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贷方余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2008年1月1日以4 100万元购入面值为4 000万元的4年期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每年1月1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票面利率6%,假定实际利率为5%,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8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5)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300万元。
2009年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09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买价为1 995万元,发生相关税费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
(2)2009年5月,将2008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出售50万股,取得款项560万元,2009年末每股市价13元。
(3)甲公司2009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10年2月20日以每件0.2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1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甲公司需要按照总价款的20%支付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21万元,已超过合同单价。
(4)2009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850万元。
(5)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6)因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款项尚未支付。
(7)2009年发生坏账6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 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万元。
(8)2009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50万元,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0万元。
(9)2009年为开发一新产品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当年摊销5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按当期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税法按照6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同会计规定)。
(10)2009年年末结存存货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为100万元。
(11)2009年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1)2009年10月,甲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经考核甲公司多项指标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相关部门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自2010年1月1日起变更为25%;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 、对甲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编制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 <2> 、编制2009年发生的事项(1)~(6)的会计分录。 <3> 、编制2009年股份支付、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的会计分录。 <4> 、确定下列表格中所列资产、负债在2009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5> 、计算2009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 <6> 、计算2009年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编制所得税处理的会计分录。 答案部分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D0.tmp.wmf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比税法计提的折旧大的时候,就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了,所以选项D不正确。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99808】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D1.tmp.wmf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甲公司20×6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80万元,计税基础=200万元,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所以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200-180=20万元;甲公司20×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210万元,计税基础=200万元,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所以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210-200=10万元,那么当期应将上期的可抵扣暂时性转回为0后,才能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以20×7年应转回2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确认1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以选择D。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99803】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D2.tmp.wmf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合并报表中,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是200万元,计税基础是300万元,所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300-200)×25%=25(万元)。 【该题针对“合并报表中因抵消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43731】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D3.tmp.wmf 4、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账面价值=850万元;计税基础=750-750÷20×6=525(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850-525=325(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25×25%=81.25(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1.25-84.375=-3.125(万元),为递延所得税收益,所以选项B错误;2011年应交所得税=(1 000+50-750÷20)×25%=253.125(万元);或:[1 000-(325-337.5)]×25%=253.125(万元);2011年所得税费用=253.125-3.125=250(万元)。 【答疑编号10443784】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账面价值=900万元;计税基础=750-750÷20×5=562.5(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00-562.5=337.5(万元);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37.5×25%=84.375(万元);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4.375-0=84.375(万元);2010年应交所得税=(1 000-300-750÷20)×25%=165.625(万元);2010年所得税费用=165.625+84.375=250(万元),所以选项C错误。 【答疑编号10443785】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E3.tmp.wmf 5、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事项(3)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事项(4)和事项(5)形成非暂时性差异。 【答疑编号10443762】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交所得税=(2 000-50+200+300-240+100-80)×25%=55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50×25%-200×25%=-37.5(万元)。 【答疑编号10443763】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E4.tmp.wmf 6、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010年末:账面价值=500-500/5=400(万元);计税基础=500-500×40%=3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2011年末:账面价值=500-500/5×2=30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40%=18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累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20×25%=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30-25=5(万元)。 【答疑编号10443717】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01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500-500/5×3)-90=110(万元);账面价值=90(万元);计税基础=180-180×40%=108 (万元);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8×25%=4.5(万元);本期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万元,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3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4.5(万元);递延所得税收益为34.5万元;应交所得税=(1000+120+18)×25%=284.5(万元),或(1000+500/5+110-180×40%)×25%=284.5(万元);所得税费用=284.5-34.5=250(万元)。 【答疑编号10443718】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E5.tmp.wmf 7、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010年末:账面价值=500-500/5=400(万元);计税基础=500-500×40%=3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2011年末:账面价值=500-500/5×2=30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40%=18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累计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20×25%=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30-25=5(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91】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012年末计提减值准备=(500-500/5×3)-90=110(万元);账面价值=90(万元);计税基础=180-180×40%=108 (万元);累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8×25%=4.5(万元);本期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万元,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3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4.5(万元);递延所得税收益为34.5万元;应交所得税=(1000+120+18)×25%=284.5(万元),或(1000+500/5+110-180×40%)×25%=284.5(万元);所得税费用=284.5-34.5=250(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92】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E6.tmp.wmf 8、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账面价值=850万元;计税基础=750-750÷20×6=525(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850-525=325(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25×25%=81.25(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1.25-84.375=-3.125(万元),为递延所得税收益,所以选项B错误;2011年应交所得税=(1 000+50-750÷20)×25%=253.125(万元);或:[1 000-(325-337.5)]×25%=253.125(万元);2011年所得税费用=253.125-3.125=250(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55】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账面价值=900万元;计税基础=750-750÷20×5=562.5(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00-562.5=337.5(万元);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37.5×25%=84.375(万元);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4.375-0=84.375(万元);2010年应交所得税=(1 000-300-750÷20)×25%=165.625(万元);2010年所得税费用=165.625+84.375=250(万元),所以选项C错误。 【答疑编号10443656】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F7.tmp.wmf 9、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00×25%-30=9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00×25%-13.5=11.5(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46】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交所得税=[1 000-(500-200)+(100-90)]×15%=10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95-11.5=83.5(万元),所得税费用=106.5+83.5=190(万元)。选项C不正确。 【答疑编号10443647】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F8.tmp.wmf 10、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B,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收益为250万元。分析: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 000-4 000=1 0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 000-4 000=1 000(万元);2010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50-0=250(万元);2010年应交所得税=(1 000+1 000)×25%=500(万元);2010年所得税费用=500-250=250(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33】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所得税费用为250万元。计算过程: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 000-3 500)-1 000=500(万元)。账面价值=5 000-1 000-500=3 500(万元);计税基础=5 0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5 000-3 500=1 500(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 500×25%=375(万元);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375-250=125(万元);2011年应交所得税=(1 000+500)×25%=375(万元);2011年所得税费用=375-125=250(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34】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F9.tmp.wmf 1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B,当期所得税为47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25/25%×(15%-25%)=-10(万元)(贷方发生额),利润表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480(470+10)万元。选项C,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20×15%=3(万元);选项D,资产负债表确认的资本公积=20×(1-15%)=17(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27】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应交所得税=(2 000-120)×25%=470(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28】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FA.tmp.wmf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选项D,购买方对于合并前本企业已经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合并发生后在满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不应调整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或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5248】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6FB.tmp.wmf 2、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选项A,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所得税费用;选项B,因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减少递延所得税费用。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99826】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70C.tmp.wmf 3、 【正确答案】 BDE 【答案解析】 选项A: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需要进行相应调整;选项C: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43743】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70D.tmp.wmf 4、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应交所得税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43681】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70E.tmp.wmf 5、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2010年初,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2 100(万元),计税基础=2 000-2 000/20=1 9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 100-1 900)×25%=50(万元);
2010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 980(万元),计税基础=2 000-2 000/20×2=1 8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 980-1 800)×25%=45(万元),2010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43641】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70F.tmp.wmf 6、 <1>、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应交所得税=[1 000+(1)4-(3)10+(5)10-(6)50-(8)400-(9)6-(10)90]×25%=114.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5)10×25%=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6)50+(11)100] ×25%=3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2.5+50×25%=10(万元);确认资本公积=100×25%=25(万元)。 【答疑编号10443670】 <2>、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443671】 <3>、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CDE选项,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答疑编号10443672】 <4>、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CDE选项,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答疑编号10443673】 <5>、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CDE选项,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答疑编号10443674】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710.tmp.wmf 三、计算题 1、 <1>、 【正确答案】 ①20×1年
实际利息收入
=1 056.04×4%×9/12=31.68(万元)
应收利息=1 000×6%×9/12=45(万元)
利息调整=45-31.68=13.32(万元)
②20×2年
前3个月实际利息收入
=1 056.04×4%×3/12=10.56(万元)
应收利息=1 000×6%×3/12=15(万元)
利息调整=15-10.56=4.44(万元)
后9个月实际利息收入
=(1 056.04-13.32-4.44)×4%×9/12
=31.15(万元)
③20×2年实际利息收入合计
=10.56+31.15=41.71(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70】 <2>、 【正确答案】 ①固定资产项目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300-300÷10×2)-220=240-220=20(万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300-300÷10×2)-20=240-20=220(万元)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300-(300×2/10)-(300-300×2/10)×2/10
=192(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28(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28×25%=7(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7-7.5=-0.5(万元)
②存货项目
存货的账面价值=1 000-20=980(万元)
存货的计税基础=1 0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20×25%=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5-22.5=-17.5(万元)
③预计负债项目
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80(万元)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80-8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8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
=80-40+60=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80×25%=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0-100×25%=-5(万元)
④弥补亏损项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0×2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0-15=-15(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71】 <3>、 【正确答案】 20×2年应交所得税
=[利润总额500-国债利息收入41.71+违法经营罚款10-固定资产(28-7.5÷25%)+存货(20-22.5÷25%)+保修费(80-25÷25%)-弥补亏损60)]×25%
=(500-41.71+10+2-70-20-60)×25%
=80.07(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73】 <4>、 【正确答案】 20×2年递延所得税合计=-0.5+17.5+5+15=37(万元)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519876】 <5>、 【正确答案】 20×2年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80.07+37=117.07(万元)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519878】 <6>、 【正确答案】 甲公司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17.07
递延所得税负债 0.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0.07
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519880】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720.tmp.wmf 2、 <1>、 【正确答案】 甲公司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17.07
递延所得税负债 0.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80.07
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95】 <2>、 【正确答案】 20×2年应交所得税
=[利润总额500-国债利息收入41.71+违法经营罚款10-固定资产(28-7.5÷25%)+存货(20-22.5÷25%)+保修费(80-25÷25%)-弥补亏损60)]×25%
=(500-41.71+10+2-70-20-60)×25%
=80.07(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96】 <3>、 【正确答案】 20×2年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80.07+37=117.07(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97】 <4>、 【正确答案】 20×2年递延所得税合计=-0.5+17.5+5+15=37(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98】 <5>、 【正确答案】 ①20×1年
实际利息收入
=1 056.04×4%×9/12=31.68(万元)
应收利息=1 000×6%×9/12=45(万元)
利息调整=45-31.68=13.32(万元)
②20×2年
前3个月实际利息收入
=1 056.04×4%×3/12=10.56(万元)
应收利息=1 000×6%×3/12=15(万元)
利息调整=15-10.56=4.44(万元)
后9个月实际利息收入
=(1 056.04-13.32-4.44)×4%×9/12
=31.15(万元)
③20×2年实际利息收入合计
=10.56+31.15=41.71(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899】 <6>、 【正确答案】 ①固定资产项目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300-300÷10×2)-220=240-220=20(万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300-300÷10×2)-20=240-20=220(万元)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300-(300×2/10)-(300-300×2/10)×2/10
=192(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28(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28×25%=7(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7-7.5=-0.5(万元)
②存货项目
存货的账面价值=1 000-20=980(万元)
存货的计税基础=1 0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20×25%=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5-22.5=-17.5(万元)
③预计负债项目
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80(万元)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80-8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8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80-40+60=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80×25%=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0-100×25%=-5(万元)
④弥补亏损项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0×2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0-15=-15(万元)
【ANSWER】
1)①Year 20×1
Actual interest income = 1 056.04×4%×9/12=31.68 (10 thousand Yuan)
Interest receivable = 1 000×6%×9/12=45 (10 thousand Yuan)
Interest adjustment = 45-31.68=13.32 (10 thousand Yuan)
②Year 20×2
Actual interest income for 1st quarter = 1 056.04×4%×3/12=10.56 (10 thousand Yuan)
Interest receivable = 1 000×6%×3/12=15 ( 10 thousand Yuan)
Interest adjustment = 15-10.56=4.44 (adjustment)
Actual interest income for last 9 months
=(1 056.04-13.32-4.44)×4%×9/12
=31.15(10 thousand Yuan)
③Total interest income for year 20×2 = 10.56+31.15=41.71 (10 thousand Yuan)
2). ①Fixed assets items
Provision for fixed assets depreciation = (300-300÷10×2)-220=240-220=20 (10 thousand Yuan)
Book value of fixed assets = (300-300÷10×2)-20=240-20=220 (10 thousand Yuan)
Tax basis of fixed assets
=300-(300×2/10)-(300-300×2/10)×2/10
=192(10 thousand Yuan)
Balance of Taxable temporary differences = 28(10 thousand Yuan)
Balance of deferred tax liability = 28×25%=7(10 thousand Yuan)
Amount of deferred tax liability = 7-7.5=-0.5 (10 thousand Yuan)
②Inventory items
Book value of inventrory = 1 000-20=980 (10 thousand Yuan)
Tax basis of inventory = 1000 (10 thousand Yuan)
Balance of deductible taxable temporary differences = 20 (10 thousand Yuan)
Balance of deferred tax asset = 20×25%=5 (10 thousand Yuan)
Amount of deferred tax asset = 5-22.5=-17.5 (10 thousand Yuan)
③Contigent liability items
Book value of contingent liability = 80 (10 thousand Yuan)
Tax basis of contingent liability = 80-80=0 (10 thousand Yuan)
Balance of deductible taxable temporary differences = 80 (10 thousand Yuan)
Opening balance of deductible taxable temporary differences = 80-40+60=100 (10 thousand Yuan)
Balance of deferred tax assets = 80×25%=20 (10 thousand Yuan)
Amount of deferred tax assets = 20-100×25%=-5 (10 thousand Yuan)
④Making up for losses items
Balance of deferred tax assets = 0×25%=0 (10 thousand Yuan)
Amount of deferred tax assets = 0-15=-15 (10 thousand Yuan)
3). Income tax payable for 20×2 =[total profit 500- interest income on national bonds 41.71+ penalties 10 – fixed assets (28-7.5÷25%) + inventory (20-22.5÷25%) + warranty expense (80-25÷25%)- making up for losses 60] ×25%
=(500-41.71+10+2-70-20-60)×25%
=80.07(10 thousand Yuan)
4).Total deferred tax amount = -0.5+17.5+5+15=37 (10 thousand Yuan)
5). 20×2 income tax expense = current income tax payable + deferred income tax expense (- deferred income tax income) = 80.07+37=117.07(10 thousand Yuan)
6). A company’s income tax accounting entry
Dr: Income tax expense 117.07
Deffered tax liability 0.5
Cr: Tax payable- income tax payable 80.07
Deferred tax assets 37.5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900】 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721.tmp.wmf 四、综合题 1、 <1>、 【正确答案】 对甲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编制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
①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盈余公积 8.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6.5
②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3 000
累计折旧 100
贷:固定资产 2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
盈余公积 93.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41.5
③2008年应确认的负债
=(200-35)×1×14×1/3=770(万元)
借:盈余公积 77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93
贷:应付职工薪酬 770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929】 <2>、 【正确答案】 编制2009年发生的事项(1)~(6)的会计分录:
①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年末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1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100
②借: 银行存款 5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0
—公允价值变动 50
投资收益 6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
贷:投资收益50
年末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③履行合同发生的损失
=1 000×(0.21-0.2)=10(万元)
不履行合同支付的违约金
=1 000×0.2×20%=40(万元)
故应按孰低确认预计负债1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 10
贷:预计负债 10
④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50
⑤借:营业外支出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⑥借:营业外支出 100
贷:其他应付款 100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934】 <3>、 【正确答案】 编制2009年股份支付、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的会计分录:
①股份支付2009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负债
(200-40)×1×15×2/3-770=830(万元)
借:管理费用 83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30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2009年12月31日计息
借:应收利息 24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6.75
投资收益
{[4 100-(4 000×6%-4 100×5%)]×5%}203.25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938】 <4>、 【正确答案】 确定下列表格中所列资产、负债在2009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单位: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941】 <5>、 【正确答案】 计算2009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
①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2 350×25%=587.5(万元)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15+165=18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587.5-180=407.5(万元)
其中: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1 100×25%=275(万元)
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407.5-275=132.5(万元)
②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1 805-125)×25%=420(万元)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160+400+300+300)×15%=174(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420-174=246(万元)
注释:对于无形资产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于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且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不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943】 <6>、 【正确答案】 计算2009年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编制所得税处理的会计分录。
应纳税所得额=5 000+(1 680-1 160)-[2 350-1 1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 200]+200(现金捐赠)+100(违反环保法规定的罚款)+830(股份支付)-(200×50%+75-50)(研究开发支出加扣50%及无形资产加计摊销)-203.25(国债利息收入)
=6 271.75(万元)
应交所得税=6 271.75×15%=940.76(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132.5-246=-113.5(万元)
所得税费用=940.76-113.5=827.26(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827.26
递延所得税资产 246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40.76
递延所得税负债 132.5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75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处理(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519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