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股票发行过程中的手续费 股票发行过程中的手续费如何处理?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 如股票溢价发行的,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抵扣; 股票发行没有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发行费用的部分,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加增值税与否的问题 为什么在计算购进材料的成本时,有的要加上增值税,有的不加增值税呢? 这需要区分购进材料的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的情况下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购入材料时的进项税额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则增值税不计入材料的成本;而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所以在计算购进材料的成本时需要将增值税额加上。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投资性房地产的判断 判断一项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时的注意事项 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准则中所谓的“出租”,是指经营性租赁,不包括融资租赁。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拓展】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权,如果在一定期限内不开发的闲置土地,国家要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因此,像投资房产一样先低价吃进一块地闲置两三年以后再高价卖出,这是为国家所不允许的。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此也作出了特别说明: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的土地使用权。 根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5 号)的规定,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1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或者是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涉及的相关会计处理 ①计提生产过程中应付职工薪酬部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这个工资数是含个人承担保险、公积金和的部分+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的工资数) ——社会保险费(企业承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 ②代扣代缴社保金和个税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仅个人承担部分的保险、个税的数)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社保费(个人承担部分) ③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扣除个人承担部分) ——社会保险金(企业承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社保费(个人承担部分)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之间的区别 1、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区别 (1)从来源和性质看: 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并依法进行注册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的出资中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2)从用途看: 实收资本(或股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体现各所有者的占有比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2、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的区别 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来源不是企业实现的利润,而主要来自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等。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债券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一)初始计量 1.按取得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2.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 3.账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提示】该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就是该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成本+利息调整的明细)。 (二)后续计量 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计算摊余成本、确定公允价值的变动)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的时间)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倒挤,或借方) 收到利息: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利息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做相反处理。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计算摊余成本、确认其公允价值的变动)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的时间)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倒挤,或借方)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做相反处理。 (三)处置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或借) ——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处理)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股票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通常情况下,划分为此类的金融资产应当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因此,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没有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设置的会计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二)初始计量 1.按取得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2.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相关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价款包含的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三)后续计量 1.收到购买价款中包含的现金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 2.被投资方新宣告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实际收到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应收股利 3.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第一期的公允价值变动(该期末公允价值-初始入账成本)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第二期以后各期的公允价值变动(该期末公允价值-上期末公允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三)处置(终止确认)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 投资收益(或借) 同时: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如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二)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三)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提示】账务处理 企业垫付款项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期末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从工资中扣减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 实际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扣减垫付款项后的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四)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支付押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五)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注意】企业各部门使用的备用金、预付职工的差旅费通常也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下核算。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1.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我们可以发现利得与收入、损失和费用的定义非常相似: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概念差异分析 (1)利得、损失强调的是“非”日常活动,而收入、费用则是产生于日常活动; (2)利得、损失强调得是“净流入”、“净流出”的概念,收入、费用强调的是“总”流入“总”流出的概念。 此外,企业的日常活动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由于行业性质的差异,不同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相同。通常的工业性企业,其日常活动多为采购、生产、销售,此外,投资也是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对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较为典型的为固定资产的处置、捐赠收支、债务重组等。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坐支的含义 坐支是指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从本单位的现金收人中直接用于现金支出。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的现金库存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人中直接支出(即坐支)。成都兼职会计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坐支使银行无法准确掌握各单位的现金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干扰开户银行对各单位现金收付的管理,扰乱国家金融秩序,因此坐支现金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会受到财经纪律的处罚。 成都兼职会计表示,按照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因特殊需要确实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说明申请坐支的理由、用途和每月预计坐支的金额,然后由开户银行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查,核定开户单位的坐支范围和坐支限额。按规定,企业可以在申请库存现金限额申请批准书内同时申请坐支,说明坐支的理由、用途和金额,报开户银行审查批准,也可以专门申请批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可以坐支的,成都兼职会计表示,按照有关规定,允许坐支的单位主要包括: (l)基层供销社、粮店、食品店、委托商店等销售兼营收购的单位,向个人收购支付的款项。 (2)医院以收入款项退还病人的住院押金、伙食费及支付输血费等。 (3)邮局以汇兑的收入款支付个人汇款。 (4)饮食店等服务行业的营业找零款项等。 (5)其他有特殊情况而需要坐支的单位。 单位应严格按照开户银行核定的坐支范围和坐支限额坐支现金,不得超过该范围和限额,并在单位的现金账上如实加以反映。为便于开户银行监督开户单位的坐支情况,坐支单位应定期向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会计考试单选快速计算 初级会计考试单选快速计算小经验 会计考试在于速度,其实一道单选题很简单你平时没有总结,考试时一道1分题耗费你几分钟的时间得不偿失,所以平时要善于总结,进行快速训练,才能应付考试。 会计是人文科学,想学好会计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搞几个干巴巴的分录让你去背几天就混淆了而且不好背。 想做到事半功倍就只能按这种方法。 考试单选快速(计算)小经验: (1)计算月末结存的实际成本=(月初的计划价+月初料差)+(本月购入计划价+本月料差)-(发出计划价+发出料差)。 (2)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2步。 A、销售成本=销售净额×(1-毛利率) B、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销售成本 (3)计算点收入库料差时注意(重要) A、计算实际成本不管损耗数。 B、计算计划成本扣除损耗数。 入库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4)累计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应计利息×N年 (5)累计应付债券帐面余额=(应付债券面值余额)+(每年应计利息余额×N年) (6)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数×(发行价格-面值)-手续费)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判断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主要有两条途径,首先第一条是题目给出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影响: 成本法: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成本法;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也应该采用成本法; 权益法:投资方对于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该用权益法; 第二条途径是给出持股比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包括20%和50%)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一条途径高于第二条途径,也就是比如说题目中给出了持股比例为25%,同时又给出了对被投资方不具有重大影响,那么,就不能按照持股比例采用权益法,而应该按照实际影响采用成本法。 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宣告现金股利是投资前的: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被投资方宣告现金股利是投资后的: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不做会计处理。 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投资前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投资后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或作相反分录)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内容 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1.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2.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转增资本或派送新股等。 3.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企业应通过“盈余公积”科目,核算盈余公积提取、使用等情况,并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盈余公积补亏”、“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时,按派送新股计算的金额,借记“盈余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总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 企业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该科目应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补亏”、“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未分配利润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的来源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如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按应享有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此外,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股权激励的,如果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企业应在进行权益工具加速行权处理时,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并同时确认资本公积。 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企业应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核算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情况,并分别“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应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015年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的内容 实收资本是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或股东的股权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份额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企业应当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不论以何种方式出资,投资者如在投资过程中违反投资合约或协议约定,不按规定如期缴足出资额,企业可以依法追究投资者的违约责任。 二、实收资本的核算 除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他企业应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置“股本”科目核算公司实际发行股票的面值总额。 (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应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或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企业实际收到或存入开户银行的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收到现金资产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每股股票面值和发行股份总额的乘积计算的金额,贷记“股本”科目,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股本之间的差额厂贷记“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企业接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三)实收资本(或股本)变动 企业按规定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时,核算原则与投资者初次投入时相同。 企业采用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应按转增的资本金额确认实收资本或股本。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借记“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广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用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应按原投资者各自出资比例计算确定各投资者相应增加的出资额。 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按减少的注册资本金额减少实收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贷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果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所注销的库存股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