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本章主要考点: 1、成本核算要求及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2、成本项目 3、要素费用的归集及分配。 4、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及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5、联产品及副产品的成本分配 本章主要考点强化及典型例题 一、成本核算要求及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一)成本核算要求 (1)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3)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涵盖范围不同 | 1.费用涵盖范围较宽,包括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发生的各种耗费,既有当期的,也有以前期间发生的费用,既有甲产品的,也有乙、丙等其他产品的费用,既有完工产品的,也有未完工产品的费用。 2.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他费用。也不包括期间费用。 | | 1.费用着重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税依据。 2.着重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
二、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主要材料等。 2.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薪酬。 4. 制造费用――车间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 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 三、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注】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成本,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材料、燃料、动力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 =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1)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BE1.tmp.png (2)某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方法 | | | | 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劳务总量-对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 | 只分配一次,计算简单,但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 | 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首先将辅助生产明细账上的合计数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的劳务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 | | 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 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 | 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size=10.5000pt],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 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 | 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 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也较多,计算工作比较复杂[size=10.5000pt]。适用于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 |
(四)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等。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合计 (五)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1、废品损失 含义 |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size=10.5000pt],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 | 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以及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size=10.5000pt]和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 |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时:
借:废品损失 贷:基本生产成本 (2)可修复废品损失 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不是废品损失,不需要计算其生产成本,而应留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不需要转出。
①返修发生的各种费用,记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即 借:废品损失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 ②返修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 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 贷:废品损失 ③结转“废品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
2.停工损失 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应由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不满一个工作日的停工,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四、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及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成本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方法 | | | | | | | 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 |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 | 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 | 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
上述方法需要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 1、 约当产量比例法 (1)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 =(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 产品工时定额 (3)单位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分配,不计算约当产量。 材料是随生产过程陆续投入,应按各工序投入的材料成本在全部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2、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成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3、 定额比例法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完工成品定额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人工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人工成本)÷(完工成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完工成品定额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制造费用类似直接人工 五、联产品和副产品分配的方法 1、联产品 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成本即联合成本,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一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将其总额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价法、实物数量法等,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1)售价法――要求每种产品在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有可靠的计量 (2)实物数量法――适用所生产的产品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2、副产品成本的分配 在分配主产品和副产品的生产成本时,通常先确定副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确定主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章典型例题】 1.【单选】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 )。 A财务费用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答案:D 2.【单选】下列各项,应当计入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是( ) 。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答案:D 3.【单选】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9年4月1日期初在产品成本3.5万元;4月份发生如下费用:生产领用材料6万元,生产工人工资2万元,制造费用1万元,管理费用1.5万元,广告费0.8万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万元。该企业4月份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万元。 A.8.3 B. 9 C.9.5 D. 11.8 答案:C 解析: 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6+2+1=9万元。 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4月份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3.5+9-3=9.5万元 4.【单选】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应在所有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B应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C应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应在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答案:C 解析:交互分配后实际成本=交互分配前的成本+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该实际成本应该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5.【单选】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的交互分配,是指将辅助生产成本首先在企业内部( )。 A.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B.辅助生产车间与销售部门之间分配 C.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D.辅助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分配 【答案】 A 【解析】 采用交互分配法包括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两个过程,其中交互分配是将辅助生产成本首先在企业内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 6.【单选】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20小时,生产B产品耗用机器工时180小时。本月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万元,产品生产人员工资30万元。该企业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月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万元。 A.1.2 B.1.32 C.1.8 D.1.98 答案:C 解析:【3/(120+180)】×180=1.8(万元) 7.【单选】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 )元。 A.28 000 B.32 000 C.42 000 D.48 000 答案:D 解析:甲产品应分担的人工费=1200×(70000+10000)/(1200+800)=48000元 8.【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确定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时,应考虑的具体条件有( )。 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C.各项成本比重的大小 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答案:ABCD 9.【多选】下列各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有( ) A.交互分配法 B.定额比例法 C.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答案:BCD 解析:选项A是辅助费用的分配方法。 10. 【多选】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 )。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C.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稳定 D.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波动较大 答案:AC 解析: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