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概述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二、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
(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1.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时既可以按面值发行股票,也可以溢价发行(我国目前不允许折价发行)。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1.★接受投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2.★接受投入材料物资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3.接受投入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三)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1.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加
★一般企业增加资本主要有三个途径: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投资者追加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2.★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减少
★账务处理如下: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上一账户余额不足冲减时)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上一账户余额不足冲减时)
贷:库存股
如果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与所冲减股本的差额作为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处理。
★即账务处理如下:
借:股本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教材例3-3、4、7、8、9】 第二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概述
(一)资本公积的来源
(二)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或股本)、留存收益的区别
二、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
(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在按面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应全部作为股本处理;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等于股票面值部分作为股本处理,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应作为股本溢价处理。
★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如果是溢价发行股票的,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其他资本公积
(三)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应冲减资本公积,同时按照转增资本前的实收资本(或股本)的结构或比例,将转增的金额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下各所有者的明细分类账。
【教材例3-14】 第三节 留存收益
【知识点】留存收益概述
二、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
(一)利润分配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难点)
★未分配利润核算如下图所示:
(二)盈余公积
★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司制企业应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下同)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非公司制企业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可超过净利润的10%。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制企业可根据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1.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任意)盈余公积
2.盈余公积补亏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3.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
4.用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1)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2)支付股利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